文章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當時人認為是奸臣,后世評價為千古名相
2024/03/25

ADVERTISEMENT

縱觀歷史數千年,恐怕沒有哪一個朝代像宋朝那樣盛產奸臣。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奸臣,宋朝恐怕就占了一半以上。從宋徽宗趙佶君臨天下到南宋末年這100多年間,奸臣層出不窮,其中比較有名的如以蔡京為首的「北宋六賊」,還有白時中、張邦昌、秦檜、萬俟卨(xie)、史彌遠、丁大全、賈似道、陳宜中、留夢炎等等,這些名字都深深地烙印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然而,除了這些臭名昭著的賊人之外,還有一個名字在當時也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那就是王安石。這讓我們大跌眼鏡,王安石怎麼可能是奸臣呢?在我們后人的眼中,王安石是出了名的千古名相,他的政治才能、道德品質和學識思想都是古代賢相中的佼佼者。

王安石從政35年,始終以兼濟天下為準則,對待官場沉浮和仕途去留從不計較個人名利榮辱毀譽。

ADVERTISEMENT

他從小就樹立了苦讀從政、報效國家和黎民百姓的遠大志向。除了是影響后世歷史的政治家之外,他還是被公認為學界泰斗。

他才思敏捷、過目成誦,涉獵廣泛且精通諸科,學識博大精深。他終生恪守崇高的道德節義操守,具有圣賢風范,為官清廉、一塵不染,生活方式簡單樸素、淡泊名利、超凡絕俗。總之,王安石作為封建政治傢俱有崇高的政治品質、博大精深的學識思想、獨樹一幟的道德節操和輔佐帝王的雄才大略,是其他古代任何一名賢相所不能比擬的。

然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王安石卻被稱之為「奸臣」。《宋史》中直接把他列為奸臣傳里,南宋更是把北宋滅亡的原因歸結到王安石身上。這個觀點最初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實錄》,上面記載王安石「變亂祖宗法度」

ADVERTISEMENT

,「禍國殃民」,最終導致北宋亡國。這個觀點後來被元明清時期的官方所承襲并成為定論,不僅為史家所認同而且被社會普遍接受。

那麼為什麼當時的人會把王安石視為奸臣呢?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王安石的變法觸動了當時社會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詆毀王安石及其變法。其次,王安石在變法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用人不當、急于求成等問題,這也給了反對者攻擊他的口實。再者,當時的社會風氣和輿論環境也對王安石不利,一些文人墨客通過撰寫文章、詩歌等形式來抨擊王安石及其變法。

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蘇軾的父親蘇洵。蘇洵老先生對王安石深惡痛絕、嗤之以鼻。他在《辨奸論》中以山巨源遇見王衍、郭子儀預見盧杞為例證來類比王安石的行為不近人情。

ADVERTISEMENT

他認為王安石不講個人衛生、蓬頭垢面地談論詩書禮樂是不合常理的表現,并據此推斷出王安石得志必為奸臣、為害國家。雖然蘇洵老先生的這種觀點有些偏激和片面,但也反映了當時一部分人對王安石的看法和態度。

除了蘇洵之外,當時還有很多名人也對王安石持有負面評價。比如王安石的政敵司馬光就曾經說過:「王安石為人不近人情,若為一平常人尚可,若為宰相則天下必受其害。」這些話都表明了當時社會對王安石的普遍看法和評價。

然而,在我們后人看來,這些對王安石的負面評價顯然是有失公允的。王安石的變法雖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但總的來說利大于弊,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新法施行之初確實遭到了一些人的強烈反對和阻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的檢驗,新法的優點和成效逐漸顯現出來。比如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法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這些成果都是不可忽視和否認的。

ADVERTISEMENT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王安石在變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失誤。比如他用人不當、急于求成等問題都給變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但這些問題并不能掩蓋王安石變法的積極意義和價值所在。正如蘇軾在態度變化中所表明的那樣,新法雖然有不足之處但大部分是比較正確的,這也是歷史對王安石變法的客觀評價。

那麼為什麼當時的人會把王安石視為奸臣呢?這其中的原因除了上述的社會背景、既得利益者的反對、用人不當等問題之外,還與當時的社會風氣和輿論環境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中,人們對官員的評價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比如政治立場、利益關系、個人好惡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人們對某個官員的評價產生偏差和誤解。

此外,當時的社會風氣也趨向于保守和排外。

ADVERTISEMENT

新法的實施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和社會秩序,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和反感。這些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不惜詆毀新法和攻擊王安石等人。這種社會風氣和輿論環境,對王安石的變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和制約。

然而歷史是公正的,它不會因為一時的輿論和風氣而改變對某個人的客觀評價。王安石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偉大政治家和改革家之一,他的變法思想和實踐成果,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啟示。他的政治才能、道德品質和學識思想,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寶貴財富。雖然當時的人把王安石視為奸臣,但歷史已經證明了他的清白和偉大。他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古名相之一,更是我們后人學習和崇敬的楷模和榜樣。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ADVERTISEMENT

司馬家奪權,為什麼曹魏的宗室、老臣、老臣后人大多都無動于衷?
2024/04/20
他16歲當上相國,20歲篡位為王,統治華夏60年,卻被歷史抹去
2024/04/19
清朝對待皇親宗室,為何沒采用明朝「封藩制」,而是「封而不藩」
2024/04/17

ADVERTISEMENT

古代沒有地圖和導航,古人要是出遠門,是怎麼找到目的地?依靠什麼保證不會迷路?
2024/04/16
活到81歲的趙構,為何56歲就退位把皇位傳給趙匡胤一脈?
2024/04/11
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女性是如何相處的?正妻真的不嫉妒嗎?
2024/04/10
清朝「火耗歸公」是什麼意思,雍正為什麼要大力推行火耗歸公?
2024/04/08
秦朝墓葬發現奇書,內容顛覆史學界,揭開秦始皇和嫦娥的真面目
2024/04/07
中國歷史上,稱帝最搞笑,最隨便,死時卻最為硬氣的皇帝
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