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于帝王而言,能得到一位優秀的將領是十分幸運的事,如果能得到那麼一兩位名將并用好的話,那成為千古帝王也不是什麼難事了;而互補型名將更是難得,畢竟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所擅長的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名將更傾向于進攻,有的名將更傾向于防守。
就算是全能型名將,因為互補型名將的威力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麼簡單,這等于是雙方用自己的優點將對方的缺點給彌補了。但是在古代,有些王朝終其一朝,都沒能遇到一對互補型名將,甚至連普通點的互補型武將都得不到,畢竟這是運氣問題。但是歷史上卻有那麼一位帝王,運氣真是好到爆棚,不服都不行。
這位帝王就是赫赫有名的漢武帝,漢武帝的運氣之好,是歷史上任何一位帝王都極為羨慕的,能與之相比的可能也就唐高宗李治、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清朝乾隆皇帝了;畢竟漢武帝的爺爺和父親留下的遺產實在是太豐厚了,「文景之治」后的漢王朝,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而且吏治也較為清明,內無禍患,當然,這里主要說的是漢武帝麾下的兩對互補型名將,來看看他們都是誰吧。
第一對:程不識&李廣
這第一對互補型名將其實是程不識和李廣,或者說這是他父親漢景帝劉啟留給他的家底之一;這程不識和李廣的匹配程度應該達到了九成,程不識雖然在如今沒什麼名氣,但在古代,尤其是在當時,程不識的名氣卻是絲毫不弱于李廣;程不識一生從軍,身經百戰,雖然沒有什麼顯赫的奇功,但卻也是未嘗敗績,屬于穩扎穩打,基本功極其扎實的將領。
而李廣呢,屬于那種擅用奇兵的猛將,一手弓術在歷史上都是極其有名的。程不識和李廣,就是典型的互補型,程不識穩扎穩打,給他一萬士兵那就是一萬士兵,而李廣軍隊的五千人可以頂五萬人來用;但是要知道,程不識雖然只有一萬士兵,但他會將這一萬士兵發揮到極致;而李廣雖然五千人可以當五萬人用,但就像賭博一般,不是大贏,就是大輸。
如果能夠將程不識和李廣組合起來用,讓程不識統領大軍,正面對陣匈奴大軍,然后讓李廣統領騎兵作為奇軍,騷擾或者繞到匈奴后方偷襲的話,那匈奴軍隊可就難受了;程不識的軍隊打不垮,還時不時被反擊一下,等到背后李廣的騎兵布置好,就可以前后夾擊了;可惜,兩人在當時雖然齊名,但卻從未搭檔過,程不識擔任山西太守,李廣擔任右北平郡守,可惜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