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最早是指「帝王的宮殿」或「門閥豪貴的樓閣」,有時則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到了唐朝,青樓被稱之為教坊,高級教坊一般是官方設置的藝術排演機構,是主掌俳優雜技、教習宮廷俗樂的官署,其中技藝高超的藝人能夠經常給皇帝表演。
▲青樓在唐朝稱教坊,直到明朝才變成妓院。(圖/翻攝百科詞條)
教坊從唐高祖開始創建,其后宋、金、元明各代均有設立,明武宗時將教坊優秀的藝人都招進了宮,常年在宮廷表演,而宮外的教坊因優秀的藝人流失而難以維持開始衰落,以致後來與鄰近周邊的妓院合流,因此,教坊要到明朝才變成妓院。因此,人稱青樓妓院。
古代皇帝與青樓妓女的緋聞如今早已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事情。至于皇帝狎妓的獨門絕招,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以下遴選了古代皇帝狎妓五大獨門絕招。
▲唐玄宗(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隋文帝統一全國后,北齊、北周和南朝梁、陳的樂工都為隋所有。開皇初年,隋文帝將他們遣放為百姓。隋煬帝即位后,矜奢好樂,御史大夫裴蘊「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齊、梁、陳樂家子弟,皆為樂戶。……是后,異技淫 聲,咸萃樂府,皆置博士弟子,遞相教傳,增益樂人至三萬余。」
唐朝初年,皇宮樂舞制度大多依照隋制,但到了唐玄宗時有很大發展。這個嗜愛聲色歌舞的風流皇帝并不滿足于教坊提供的聲色之樂,還創意在宮中設立了一個叫作「梨園」的龐大樂舞機構,其樂工舞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青樓妓院中挑選出來的色藝俱佳的美女。有了這個龐大「梨園」,唐玄宗不必出宮就可以隨時享受聲色犬馬的娛樂,滿足風流成性的需要。
朱溫是五代后梁的開國皇帝,他最初曾參加黃巢農民起義軍,後來投降唐朝,被唐僖宗賜名全忠。在稱帝建立后梁時,他又改名為晃,取如日之光的意思。光啟二年,即公元886年春天,「唐室微弱,諸道州兵不為王室所用,……圜幅數千里,殆絕人煙,惟宋、亳、滑、潁僅能閉壘而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