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鳥籠效應」:長期貧窮的家庭,多半有「這兩個」不好的習慣
2024/02/07

ADVERTISEMENT

上世紀初,哈佛大學退休老師詹姆斯送給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只鳥籠。

卡爾森并不喜歡鳥,因此隨手把鳥籠放在客廳。

從此,只要有客人來訪,就會驚奇地問:「為什麼鳥籠空了?是鳥死了嗎?」

卡爾森反復解釋:「我本來就沒有養鳥,是朋友送了鳥籠......」

為了不再解釋,卡爾森索性買來鳥,然后鬧心地跟鳥在一起生活。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鳥籠效應」: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深度思考一番,就會發現,一個很小、不需要的鳥籠,都能讓人花很多的金錢和精力,若是家里有更多不需要的東西,卻要常常打理,產生更多的附加消費、精神內耗,真的得不償失。

看看那些貧窮的家庭,我們不是真的家徒四壁,而是對于物質的處理、生活方式中,有不好的習慣。

ADVERTISEMENT

01

第一個習慣:無效的囤積,掏空了錢包。

大概是五年前的除夕,我的母親拗不過孫子,買了一些花枝。

如何安放這些花枝,母親想了很久,然后在除夕下午,急匆匆地買來幾個花瓶。

當年味變淡之后,花枝凋零了,孫子也上學去了。

母親把花瓶里的水倒掉,把花枝丟掉。

有熟人來串門,發現空花瓶,覺得奇怪。因而,母親又去買了花枝,如此反復折騰。

還有孫女喜歡的小金魚,家里的大人也買了。接著要配上好看的魚缸。

現如今,孫女讀國中了,對于金魚,沒有什麼好感。魚缸被隨意丟在陽台上,有腐朽的跡象。

到了初冬,母親買來很多煤球。

家人反復強調,現在城里極少停電,煤球取暖,用不著。母親不信,她是怕停電之后,家里冷冰冰的。

過了七八年,煤球一次都沒有用。

商鋪打折的東西,確實便宜,母親一口氣買了很多。但是便宜沒好貨,或者用不上。

順著母親的思維,再看她的消費方式——可能用得上;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也許你的家里,類似「母親」的人,有好幾個。

積谷防饑,這樣的做法沒有錯,總要預備一些意外的情況,也要滿足一些生活中的愿望。

ADVERTISEMENT

但是過分積累,就形成了「買買買」的壞習慣。

盲目購買,并沒有考慮到其實用性,具體數量也沒有標準。

幾萬塊的跑步機,用了一兩次,就被丟在角落;偶爾用的球拍;某一次活動用的舞蹈服......細細算來,都是錢。

不能做到按需購買,花錢就會如流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別把這些癥狀當普通感冒!醫揭「病毒奪命關鍵」,網驚:原來一直都搞錯了
2025/09/15
08年地震父拒絕機械,堅持徒手刨土救女,如今怎麼樣了
2025/09/14
向華強前妻丁佩當年「一舉動」太明智!多年後向太公開致謝揭真相,網民炸鍋:這格局太大
2025/09/11
3000元護理床只賣120!打工妹「一舉動」讓商家虧本賣出,原因曝光網淚讚:太值了
2025/09/11
真相曝光!三叔突現身「1舉動」全家愣住:原來他默默在做這件事
2025/09/10
22歲最美死刑犯!槍決后在「殯儀館蘇醒」,家屬:放了她吧
2025/09/10
以為是過敏!生活規律夫妻卻「雙雙查出HPV」崩潰,醫生直言:5種行為是「幫兇」
2025/09/08
空姐愛上「頭等艙乘客」,主動倒追并且成功結婚,6年后現狀看呆網友
2025/08/18
1995年鄧麗君去世,記者近距離拍下遺體照片,發現不可思議「一幕」
2025/08/16
一個人有錢還是沒錢,根本裝不出來,看這4點就清楚了!
2025/01/02
《惡作劇之吻》湘琴原型38歲去世,他們的愛情,并不是想象的樣子
2024/07/04
老公過世好幾年了,我「住女兒女婿家裡養老」一住7年!最近領到350萬都更補償金「我故意說全要拿去給兒子買房」,下秒女婿的話卻讓我哭了
2024/05/23
人如其名!現在看「大S姐妹三個人」的名字,完美演繹了她們的命運,網友直呼:太神奇了
2024/05/22
司馬家奪權,為什麼曹魏的宗室、老臣、老臣后人大多都無動于衷?
2024/04/20
他16歲當上相國,20歲篡位為王,統治華夏60年,卻被歷史抹去
2024/04/19
清朝對待皇親宗室,為何沒采用明朝「封藩制」,而是「封而不藩」
2024/04/17
古代沒有地圖和導航,古人要是出遠門,是怎麼找到目的地?依靠什麼保證不會迷路?
2024/04/16
活到81歲的趙構,為何56歲就退位把皇位傳給趙匡胤一脈?
2024/04/11
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女性是如何相處的?正妻真的不嫉妒嗎?
2024/04/10
清朝「火耗歸公」是什麼意思,雍正為什麼要大力推行火耗歸公?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