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代妃子下葬的時候,為什麼要堵上肛門?這正是古人的智慧之處
2024/02/07

ADVERTISEMENT

前言:

在古代中國,皇室妃嬪的葬禮極為講究,她們下葬時有一個罕見的儀式,就是要在肛門處塞入一塊玉器。這一看似怪異的習俗,其背后卻蘊含著復雜的政治及文化內涵

一、葬禮等級體現皇權等級

西周時,周公制定了等級森嚴的「禮儀」,其中就包括規定不同階層的婚喪嫁娶禮儀。這套禮儀體系在秦漢時得到進一步發展完善,并延續至各個朝代。在這套禮儀中,葬禮尤為講究,喪主的身份高低決定葬禮的規格。像皇室這樣的頂級喪主,其葬禮自然最為隆重。

作為皇帝的妃嬪,她們的葬禮也極為重視。只是相對而言,還是要比皇后略遜一籌。她們的墓地面積比皇后小,墓碑也較皇后矮一些。

ADVERTISEMENT

這都是有明確規定的,即使是皇帝寵愛的妃嬪,也不能越俎代庖。這種規定實際上反映了皇權的等級體系,皇后地位最高,其次是妃嬪。哪怕是再得寵的妃子,也難逃嬪妃之位,不能與皇后平起平坐。皇帝要維護皇權的權威,必須堅持這一等級。否則一旦妃嬪與皇后地位相當,就有損皇權的統治基礎。

因此,皇室妃嬪的葬禮規格,不能逾越皇后,必須嚴格控制。這成為皇權統治的一種象征。妃嬪們也深知這一點,哪怕再得寵,到死后也難逃嬪妃之名,只能就著這個名分下葬。這反映出在強大的皇權面前,個人地位是多麼無力。妃嬪們在世時享盡榮華,但終究也只是皇權體系中的一分子。

二、道士長生妙計撈皇恩

西漢時期,一種名為道教的新興宗教興起并流行開來。道教提倡長生不老,許多統治者聽了耳目一新,深信不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

司馬家奪權,為什麼曹魏的宗室、老臣、老臣后人大多都無動于衷?
2024/04/20
他16歲當上相國,20歲篡位為王,統治華夏60年,卻被歷史抹去
2024/04/19
清朝對待皇親宗室,為何沒采用明朝「封藩制」,而是「封而不藩」
2024/04/17
古代沒有地圖和導航,古人要是出遠門,是怎麼找到目的地?依靠什麼保證不會迷路?
2024/04/16
活到81歲的趙構,為何56歲就退位把皇位傳給趙匡胤一脈?
2024/04/11
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女性是如何相處的?正妻真的不嫉妒嗎?
2024/04/10
清朝「火耗歸公」是什麼意思,雍正為什麼要大力推行火耗歸公?
2024/04/08
秦朝墓葬發現奇書,內容顛覆史學界,揭開秦始皇和嫦娥的真面目
2024/04/07
中國歷史上,稱帝最搞笑,最隨便,死時卻最為硬氣的皇帝
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