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遠,一個出生在五代那個動蕩年代的普通人,也許他本可以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然而,上天偏偏眷顧了他,讓他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遇到了重要的助力,讓他飛黃騰達,一步步爬到了權力的巔峰。
王昭遠為何會狂妄自大,自詡再世諸葛亮?他何以最終功敗垂成,丟了性命又害死了一個國家?
其實,在王昭遠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狂妄自大之人的升遷和跌落。更多的,是那個時代普通人翻身的故事,是一個平庸之輩在捧上云端后面對人生和野心的抉擇。
公元918年,王昭遠出生在一個極其貧困的農家。那是一個動蕩分裂的年代,戰亂不斷,窮苦農民的日子更是難上加難。
父母養不活這個多余的孩子,便將嬰兒王昭遠送到了本地寺廟,讓監護他三伯的老僧出家收下,給他取了法名寶藏。
這個決定也許對父母來說艱難痛苦,但在那個時代看來已算仁慈,至少能讓這個孩子活下去。
六歲那年,王昭遠剃度出家,成為廟里最小的小沙彌。父母這個決定其實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本是農家孩子,本該在這亂世中與千千萬萬同樣命運的孩子一起,在貧困和戰亂中掙扎求生。現在卻得到了另一個生存機會——可以在寺廟里溫飽,有庇護所。
在寺廟生活的第一年,王昭遠過得并不好受。他思念家人,不適應寺廟生活。每天勤勤懇懇地跟著師父學習佛經,卻總也記不住繁復的經文。小小年紀的他,實在難以適應苦行僧的日子。
然而王昭遠與其他孩子不同,他極其聰慧,還有一種過人的觀察力與機敏。這使他漸漸看清了當時寺廟生活的實際情況——各種派系斗爭,利益交換的暗潮洶涌。
在表面虔誠祥和的佛門之下,大和尚們爭權奪利的樣子,與外界的統治者們又有什麼不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