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各種親緣關系的橋梁。父母在,親緣關系不會差到哪里去。父母去,一切關系都會變得淡薄起來。
跟親戚的關系如此,跟兄弟姐妹的關系也是如此。
父母在世,你跟親戚的關系特別好,過年的時候還經常往來。隨著父母離開,你跟親戚的關系就大不如前了,雙方處得就跟陌生人一樣。
你原以為,只是跟親戚的關系如此。未曾想,父母離開后,你跟兄弟姐妹將各走各路,不僅聯系的次數少了,就連逢年過節也很少往來。
父母是否在世,為什麼會對親緣關系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呢?因為父母是長輩,可以鎮得住底下的各種關系。
父母走后,盡量不要跟這幾類親人往來,容易將僅剩的感情敗光。
一、主動不搭理你的親戚。
有些親戚,在你父母活著的時候,經常來探望你的父母。隨著你父母離開,這些親戚也就不跟你往來了。
這就說明了一點,別人之所以跟你們家往來,跟你沒有一毛錢關系,只是看在你父母的面子上。
如何跟這類親戚相處呢?最好的做法,就是「各相安好」。我尊重你的選擇,你也尊重我的選擇,大家保持明面上的關系就好。
雙方都心知肚明,這關系已經到頭了,可誰也不想戳破這一層窗戶紙,那就保持原狀,誰也不打擾誰,那就足夠了。
不少愣頭青,還會主動找別人聯系,不是這里想敘舊,就是那里想往來,怎奈別人一口就拒絕了,或者說沒時間,掃了這些愣頭青的面子。
對于主動不搭理你的親戚,你最好不要「舔」別人,感情好不好,不是你能決定的。
二、為了利益而爭執的兄弟姐妹。
不論在什麼家庭,都容易發生這樣一幕,親兄弟,明算賬。
你跟他都是同一個爹媽所生的,關系特別親近,血濃于水。可是,在父母走后,你跟他為了爭奪利益,終究會「明算賬」。
感情,在利益面前,真的就顯得如此脆弱嗎?答案是肯定的。在可以觸碰的物質利益面前,又有誰會在乎所謂的親緣關系呢?
試想,人們可以為了幾十塊,甚至幾百塊而大打出手,如果父母的遺產有幾十萬,或者幾百萬,又有哪個孩子可以安守本分呢?
人人都想獲得更多的利益,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占大頭。這就注定,在利益錢財面前,沒有所謂的親情可言,有的只是你謀我算,明爭暗斗罷了。
所謂「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如果兄弟姐妹容易為了錢財利益而爭執,那我們不妨與之保持距離,在不傷害感情的情況下,維系名存實亡的關系。
三、不希望你過得好的鄰里鄉親。
在農村地區,不少人都會為了這一個問題而煩惱——大家都住在同一個村,低頭不見抬頭見,該如何維系人情關系呢?
有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別人的閑言碎語,因為人言可畏;有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別人的異樣眼光,因為不合群會被人當成異類。
基本上,身處農村的人們,都活在了別人的想法和眼光當中。城市人,由于遠離七大姑,八大姨,所以他們沒有這樣的煩惱。
對于別人的閑言碎語,對于身邊人的異樣目光,其實沒必要在乎。只要我們不求別人,沒有吃別人家的大米,那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
人與人之間,外人也好,近親也罷,都容易產生「見不得人好」的心理。不希望你賺到錢,不希望你過得好,嫉妒你繼承了老一輩的資產......
人性,本就如此,沒必要在意。最重要的一點,不要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你的好,只會換來別人的得寸進尺。
四、對你頗有微詞的家族表親。
有一個案例。鎮上的老楊,在父母離開后,就很少跟家族的七大姑,八大姨往來了。別人不喜歡他,他也不想理會別人。
老楊父母在世的時候,家族的近親就對老楊意見很大,說他不聽長輩的話,非要跟某某人結婚,讓家族蒙羞。
每當老楊看到這些近親,都很少跟他們打招呼。在老楊看來,我的人生,本該由我自己選擇,豈能容他人置喙?
父母走后,家族的表親更是到處唱衰老楊,不是這里編造故事,就是那里添油加醋。搞到最后,老楊跟他們簡直是形同陌路人。
這種事,在現實生活中時常發生。你不按照別人的想法做事,別人就會對你頗有微詞。人性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將自身的觀念,強加到別人的身上。
關系什麼的,能夠正常維系,那就正常維系。如果不能正常維系,那就算了,千萬不要卑微了自己,而去跪舔別人,不值得。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