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陳震傳》:震到武昌,孫權與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并、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蜀漢派出尚書令陳震出使東吳,孫權與陳震升壇歃血盟誓,劃分了兩國的勢力范圍。
雙主約定:徐州、豫州、青州、幽州四州土地歸屬東吳,并州、涼州、冀州、兗州歸屬蜀漢,其中的四州共同所轄土地,則以函谷關為界平分。
蜀漢和東吳聯手來了一次地圖開疆,把曹魏給瓜分了,不知道當時的魏明帝曹叡做何感想?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為什麼蜀漢與東吳不聯手北伐呢?
其實蜀漢與東吳是有過聯手北伐的,只不過是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比如228年諸葛亮首次北伐之時,曾派人聯絡東吳,東吳使用詐降計,發動了石亭之戰,最終諸葛亮在街亭失敗,繼而退兵,而東吳則在石亭之戰中大敗曹休,魏將賈逵率軍支援曹休,于是東吳軍隊撤退了。
蜀漢與東吳地圖開疆
雖然雙方同時北伐,但各自為戰,雖然石亭之戰東吳取得勝利,斬俘魏軍一萬余人,但這點人對曹魏來說,連傷筋動骨都算不上。
雙方之所以各自北伐,根本原因就是雙方缺乏基本的信任,他們之間的政治聯盟,不過是只是戰略上的松散聯盟,當聯盟影響到雙方利益時,雙方會毫不猶豫地破壞聯盟。
孫劉之間的聯盟是從赤壁之戰前開始的。
208年,曹操趁劉表病重之際率軍南下荊州,曹操人還沒到荊州,劉表就病逝,其子劉琮繼位,投降了曹操,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占據了荊州,然后率軍猛擊劉備,阻止了劉備占據江陵城。
劉備率領殘兵敗將逃到了夏口投靠劉琦,然后派諸葛亮與魯肅一起出使東吳,最終孫劉雙方達成協議,共同抵御曹操。
諸葛亮北伐
哪怕是在赤壁之戰,雙方也同心,當周瑜在攻打南郡時,劉備立即南下奪取荊南四郡,戰后周瑜占據南郡,劉備卻占了荊州四個郡。
《三國志 先主傳》:權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為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
後來孫權與劉備達成協議,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雙方協議聯合攻打益州,但是劉備卻變卦了。
劉備想單獨吞并益州,因此不愿意和孫權聯合攻打益州,孫權又不能越過劉備攻打益州,最終劉備奪取益州。
事后,孫權向劉備討要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劉備說:等我奪取涼州就歸還荊州。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