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喝醉后為一小國改名,名字沿用至今,如今發展成世界強國
2024/02/07

ADVERTISEMENT

公元1784年,日本有一位農夫在田間耕作時發現了一塊金疙瘩,清洗之后發現是一枚金印,印章上面刻著「漢委奴國王」五個漢字。

當然了,農夫并不認識這些的文字,不過他認為這枚金印肯定來頭不小,因此收藏于家中,想當成傳家寶流傳后世。

然而百年之后,這枚金印被其后人捐獻給了國家,這才揭開了金印的歷史背景。

時間回到東漢末年,當時的日本由數個大小不一的部落組成,是典型的部落社會。

不過時代在進步,許多部落開始聯盟合體,因此部落之間也就形成了對抗。

其中有一個較大的部落為了能夠在對抗中獲得勝利,就派出使者出海尋找靠山,結果聯系上了東漢王朝。

當時的東漢皇帝光武帝對此表示非常歡迎,表彰了部落使者朝見的誠意,同時授予金印,賜名「倭」。

ADVERTISEMENT

從此,倭國誕生。

作為一個小國,此后也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

對于現代人看來,「倭」這個字似乎充滿了蔑視。

其實這是錯誤的,從古漢語的角度來看,倭字由人字旁加一個委字組成,在古代「委」是順從的意思,加上人字旁,就代表順從的人,本身是一個褒義。

這正好符合當時倭國對漢朝的崇拜順從之情。

其實「倭」這個字在古代的使用頻率很高,許多人名以及山河的命名中都帶有這個字,比如魯宣公的名字,吉林的倭肯河,新疆的倭赤縣等皆是如此。

時過境遷,倭國在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之后逐漸強大,對當初光武帝「倭」的賜名有了誤解,認為這是在嘲笑他們的身材矮小。

此外到了隋唐時期,倭國開始崇尚太陽文化,因此想改名日本。

這一點在許多古籍中都有體現。

ADVERTISEMENT

比如《隋書·東夷傳》中,倭國派遣使者時提出「日出之國」的概念,因此想改名日本,但遭到了拒絕。

《新唐書·日本國傳》中又載,倭國曾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訴說了倭國學習漢文化后開始討厭「倭」字,希望改名日本的提議。

但這個提議很快就遭到了李世民的拒絕。

原因非常簡單,「日本」二字的含義就是「日出之國」,這顯然是在搶大唐朝的風頭,李世民如何能夠答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

08年地震父拒絕機械,堅持徒手刨土救女,如今怎麼樣了
2025/09/14
向華強前妻丁佩當年「一舉動」太明智!多年後向太公開致謝揭真相,網民炸鍋:這格局太大
2025/09/11
3000元護理床只賣120!打工妹「一舉動」讓商家虧本賣出,原因曝光網淚讚:太值了
2025/09/11
真相曝光!三叔突現身「1舉動」全家愣住:原來他默默在做這件事
2025/09/10
22歲最美死刑犯!槍決后在「殯儀館蘇醒」,家屬:放了她吧
2025/09/10
以為是過敏!生活規律夫妻卻「雙雙查出HPV」崩潰,醫生直言:5種行為是「幫兇」
2025/09/08
空姐愛上「頭等艙乘客」,主動倒追并且成功結婚,6年后現狀看呆網友
2025/08/18
一個人有錢還是沒錢,根本裝不出來,看這4點就清楚了!
2025/01/02
老公過世好幾年了,我「住女兒女婿家裡養老」一住7年!最近領到350萬都更補償金「我故意說全要拿去給兒子買房」,下秒女婿的話卻讓我哭了
2024/05/23
司馬家奪權,為什麼曹魏的宗室、老臣、老臣后人大多都無動于衷?
2024/04/20
他16歲當上相國,20歲篡位為王,統治華夏60年,卻被歷史抹去
2024/04/19
清朝對待皇親宗室,為何沒采用明朝「封藩制」,而是「封而不藩」
2024/04/17
古代沒有地圖和導航,古人要是出遠門,是怎麼找到目的地?依靠什麼保證不會迷路?
2024/04/16
活到81歲的趙構,為何56歲就退位把皇位傳給趙匡胤一脈?
2024/04/11
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女性是如何相處的?正妻真的不嫉妒嗎?
2024/04/10
清朝「火耗歸公」是什麼意思,雍正為什麼要大力推行火耗歸公?
2024/04/08
秦朝墓葬發現奇書,內容顛覆史學界,揭開秦始皇和嫦娥的真面目
2024/04/07
中國歷史上,稱帝最搞笑,最隨便,死時卻最為硬氣的皇帝
2024/04/05
劉阿斗死后,棺木里的這3樣東西,每樣都打臉劉備
2024/04/05
別人家的兒子是寶,張愛玲的弟弟是草,只因離異家庭矛盾多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