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故宮的地板壞了,專家進行修復時,才知道朱棣的心到底有多狠
2024/02/07

ADVERTISEMENT

前言

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蒙古貴族出身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在北平(今北京)發動兵變,是為靖難之變。經過4年血戰,朱棣終攻下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即帝位,改元永樂。

遷都之舉隱藏朱棣巧謀

作為篡位者,朱棣心中擔憂不已。他深知,只要建文帝在世一日,自己的龍椅就岌岌可危。建文的舊臣們還在朝中活動,隨時可能卷土重來。為了自保,朱棣大肆誅殺建文時期的朝臣及其家人學生,還住在建文帝的舊宮殿里,仿佛建文帝的幽靈時時籠罩著他。

朱棣渴望離開這座見證了自己奪權的南京城,來個天高任鳥飛。于是,遷都的念頭油然而生。他提出的第一個理由,是南京剛經歷過一場大戰,百廢待舉,不宜再為都城;第二個理由,他要回到起兵之地北平,那里才是他的根。

ADVERTISEMENT

但實際上,遷都之舉暗藏巧思。北方靠近蒙古邊境,戰事頻繁;南方則相對太平。若都城設在南京,北方防務必然薄弱。朱棣遷都北平,主要是為了威懾北方蒙古人,防止其南下騷擾。

更重要的是,北平接近敵國,一旦蒙古入侵,可以快速調兵應戰。若都城在南京,視距遙遠,戰士行軍萬里才能抵達,勢必疲憊不堪、士氣低落。以北平為都,方可實時掌握北方動向,作為屏障守衛南方腹地。

這一遷都之舉,在數百年后為朱棣的子孫保住了江山。明末順治帝可據南京建立南明政權,正因為永樂時期已定都北平。

朝中老臣力爭反對遷都之議,但朱棣排除種種障礙,終于定下這個大計。為了建造一座宏偉氣派的新都城,展示皇權,1406年,北京宮殿破土動工,即後來的故宮。

ADVERTISEMENT

故宮奠基之初已現永樂狠辣

興建故宮,朱棣煞費苦心,從用料到設計無不嚴格把關,務求建出魏晉以來最宏大的宮殿。這項工程動員了全國各地百余萬民工,前后歷時14年才最終完成。

房屋的基礎最重要。朱棣深知此理,對故宮地基的質量極為挑剔。他原可像其他宮殿一樣,簡單修建地基,但他有別的考量。

永樂年間,運到北京的建材中,地磚的原石取自山東臨清。朱棣命令工匠用極粘的土與水調配地磚,制作過程極為嚴格。稍有不勻,該磚即作廢重新制作。在燒制中,一旦見磚身有氣泡,立即棄用。

ADVERTISEMENT

可想而知,在當時工藝條件下,量產這樣的地磚是何等艱巨。朱棣還要求鋪設15層地磚,從內至外交叉鋪設。

按《工程做法》記載,一人一日最多只能打磨3塊地磚。鋪設時,3人同作才可完成,1天僅可鋪5塊。所以僅鋪設地磚就動用了大量農民。據說地磚在蘇州燒制,3年才燒制了7000塊。至今,這種地磚的制作仍是個謎。

后人稱故宮地磚為「金磚墁地」,雖非黃金,但其工藝可堪比黃金。朱棣動用數十萬民工,勞民傷財修建宮殿與地基,顯示出他做事的狠辣手段。

那麼,他為何要如此苛刻地鋪設地磚?這牽扯到朱棣的心理活動。

1399年,朱棣就是憑借熟悉南京宮殿秘密通道的地利之便,突襲建文帝的宮廷,獲得了靖難戰爭的勝利。為防患于未然,他在故宮下鋪15層地磚,杜絕其他人通過地道入侵皇宮的可能。

ADVERTISEMENT

此舉出于朱棣的謹慎精明與疑心病。他心狠手辣,將故宮建造的秘密封鎖死,生怕建文勢力從地下反攻。

金磚墁地見證朱棣用心良苦

如今,踩在故宮地磚上,仿佛歷史從腳底升起。每一磚一瓦,都承載了滄桑故事。

600多年過去,故宮仍屹立京城。這得益于當年牢固的地基。直到今天地磚維修,人們才發現,原來朱棣下了多大功夫。

李大爺是參與這項工程的普通民工。「拆開地磚,我都驚呆了。15層啊,厚度比我的小腿還粗。光是把磚頭搬上來,就累得半死。」

ADVERTISEMENT

李大爺生于北京城郊,自小耳聞故宮的輝煌,但沒想到地基如此結實。「那會兒我還不敢相信,這萬年沉香木結構的宮殿,地基居然是石頭!後來問過老師傅,才知道這是‘金磚墁地’。」

張老師是文保專家,對故宮歷史了如指掌。「地磚不僅結實,素質上乘,磨制精細,完全是手工藝。這在當時是個奇跡,充分顯示出建造者的用心。」

據張老師介紹,故宮地磚是山東臨清的花崗石,經過反復燒制、捶打才成型。「朱棣當年下令層層疊加地磚,防止冬天地面凍裂。這說明他考慮周全,舍得投入時間和人力物力,不惜工本,只為營造永固的基石。」

在張老師眼中,朱棣建造故宮可謂用心良苦。正因此,600年風雨無法左右故宮的根基。那些見證歷史的磚塊,蘊含的不僅是汗水,更有建造者的心血與智慧。

ADVERTISEMENT

殺匠消聲隱藏巧思 心機深似故宮基

故宮建成后,萬物具備,魏晉遺風再現。然而,這背后還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參與建造的技工石匠,在完工之際戛然而止。他們在施工期間,浸潤在工程中,熟悉每一磚每一瓦的秘密。一旦泄露宮殿奧秘,后果不堪設想。

為消除后患,有傳聞稱,朱棣用毒藥毒殺了這批匠人,又弄瞎弄聾一部分,永遠封緘他們的口舌,不讓機密外泄。

此事雖無文字記載,卻為老百姓津津樂道。

ADVERTISEMENT

張老師認為,這種手段極具可能。「朱棣心機深沉,以疑猜著稱。建成故宮后殺匠滅口,表面功成身退,實則結局完美。這很符合他的性格。」

李大爺也表示認同,「我小時候聽祖父說過,永樂帝兇狠異常,殺人不眨眼。不止匠人,就連大臣也枉死在他手下。」

朱棣深諳權力游戲規則。建文時期的舊勢力尚在,稍有不慎就可能卷土重來。那麼,建造故宮的機密若被泄露,后果不堪設想。

哪怕匠人始終忠心,朱棣也絕不會留下后患。殺匠滅口可以說是情理之中,對朱棣來說,消滅一切潛在威脅,才是自保之道。

就像故宮基石一般深厚,朱棣的心機也深不可測。為了達目的,他可以舍棄所有,連無辜的小人物也難逃一劫。

ADVERTISEMENT

結語

時至今日,故宮地基依舊牢固,沒有任何破綻。這似乎在證實,600年前,永樂帝的種種布局都毫無遺漏。他建造的不僅是萬古長青的宮墻皇室,更是自己無堅不摧的權勢與傳奇。

每一代君王都在歷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記。朱棣筑基北京,建造故宮,影響深遠。但當我們贊嘆這一建筑奇跡時,也不能忽略這其中的血與淚。

每個偉業的背后,都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們當以寬廣的歷史視野,看待朱棣這位功過參半的皇帝,以及他留下的、飽含故事的紫禁城。

ADVERTISEMENT

司馬家奪權,為什麼曹魏的宗室、老臣、老臣后人大多都無動于衷?
2024/04/20
他16歲當上相國,20歲篡位為王,統治華夏60年,卻被歷史抹去
2024/04/19
清朝對待皇親宗室,為何沒采用明朝「封藩制」,而是「封而不藩」
2024/04/17

ADVERTISEMENT

古代沒有地圖和導航,古人要是出遠門,是怎麼找到目的地?依靠什麼保證不會迷路?
2024/04/16
活到81歲的趙構,為何56歲就退位把皇位傳給趙匡胤一脈?
2024/04/11
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女性是如何相處的?正妻真的不嫉妒嗎?
2024/04/10
清朝「火耗歸公」是什麼意思,雍正為什麼要大力推行火耗歸公?
2024/04/08
秦朝墓葬發現奇書,內容顛覆史學界,揭開秦始皇和嫦娥的真面目
2024/04/07
中國歷史上,稱帝最搞笑,最隨便,死時卻最為硬氣的皇帝
2024/04/05